第一卷:默認 第447章 辰王的反心
半夜。
辰妃寝宮着火了。
火燒得很旺。
将天空映照得通紅。
幸虧跑得快,營救得及時,衆人這才幸免于難。
雖然無人傷亡,但有人卻被吓得不輕。
皇上驚吓過度,又被嗆了幾口濃煙,直接暈死過去。
人就是這樣的,病來如山倒。
一倒下,什麼病都找上門了。
放在現代就是高皿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等老年病。
最要命的是,皇上常年服食丹藥。
他以為是延年益壽的神藥,卻不知是奪人性命的慢性毒藥。
丹藥反而成了他的催命符。
倒下就起不來了,病情來勢洶洶。
火燒的突然,病的也突然。
皇上甚至來不及交代什麼,但依照往常慣例,朝政大事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右相崔琰頭上。
滿朝文武,誰不知道皇上對崔相的信任。
将來不管誰做皇帝,他都是皇上認定的輔政大臣。
皇上不上早朝,順其自然的,所有奏章就都壓在了他那裡,也包括廢後的奏章。
尋常奏章崔相可以處理,但廢後,可是關乎江山社稷的大事,亦是皇家事。
崔相可沒有這個權利。
就等着吧,等皇上醒來,等皇上身體康複。
左相嚴甫嫉妒得眼紅,無時無刻不想拔除這個眼中釘,欲将崔琰除之而後快。
原本鉚足了勁要彈劾皇後的,結果皇上病了,還在昏迷中。
那他們彈劾給誰聽,誰來做決斷。
太後向來不理朝中事,隻管後宮事。
這一場大火,把辰妃掌管後宮的大權燒沒了,珍貴妃也沒有要攬過來的意思。
隻能由太後出面打理後宮。
火是在辰妃宮裡燒起來的,還驚吓到了皇上,這就是她的罪過,有謀殺皇上的嫌疑。
辰妃有口難辯。
這場大火,把她吓得不輕,這會兒腿都是軟的。
差一點點就葬身火海了。
心有餘悸。
至于着火的原因,她心虛得不行。
她也是從宮人口中得知。
珍妃宮裡最近消耗了不少蠟燭,據說是皇上喜歡看珍妃在燭光中翩翩起舞。
珍妃殿中夜夜笙歌。
辰妃舞蹈雖然不及珍妃,也不及珍妃年輕貌美,但彈得一手好琵琶。
皇上難得來她殿中一次,她就想盡力哄得皇上開懷,讓他盡興。
所以她讓人在殿中點了很多蠟燭,還找了許多年輕貌美,但家世平平的嫔妃助興。
這樣的嫔妃好拿捏。
皇上見這樣的安排,原本挺開心的。
不想景着火了,燒了帷幔,燒了屋子。
也不知是哪個該死的小蹄子打翻了燭台,引了這麼一場無妄之災。
不過現在最令她忐忑的,是着火的時候,她忘了皇上自己跑了。
但這也怪不得她,誰在生死關頭不是緊着自己。
她可沒有陪皇上一起死的想法。
不過話說回來。
皇上活不長了,但不能現在死,不能死在她殿中,更不能因為如此荒唐的理由而死。
若死在她殿中,兒子所有的謀劃将前功盡棄。
皇後會趁機給她冠一個謀反的罪名。
她既怕皇上醒,又怕皇上醒不過來。
皇上若醒,一定會記恨她獨自逃走,從此厭惡上他們母子。
若死了,免不了一場腥風皿雨。
此刻宮門緊閉,消息封鎖。
她最擔心的,是兒子聽聞他父皇病倒的消息,會沉不住氣。
起了反心。
有肅王這個前車之鑒。
不到最後一步,她都不想兒子走上謀反的不歸路。
辰王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卯時了。
而且她現在也被太後禁足了。
失了掌管後宮大權不說,還沒辦法往皇上跟前湊,皇上的情況虛實難辨。
辰王得到消息的時候。
剛到宮門口,正準備去上朝。
聽到眼線來報,他愣了好一會。
巧!太巧了。
他正謀劃廢後呢,好巧不巧的,就生出了這樣一場大火。
擾亂了他所有的計劃。
現在,他第一個念頭就是父皇死沒死,要不要召集兵馬?
若有别的可能,他也不想反,即便赢了,也名不正言不順。
辰王在馬車裡坐了好一會,冷靜下來後。
第一件事,就是進宮侍疾。
看父皇,探虛實。
若還有時間給他周旋,拉攏沈家這步棋是必須走的。
若父皇無力回天,就隻能放手一搏了。
皇上的寝殿。
大大小小所有皇子公主都去了,守在殿外等消息。
年幼的小皇子小公主們,還在睡夢中就被他們母妃給帶出來了,睜着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迷瞪瞪的看着緊閉的殿門。
他們當中有許多都不記得父皇的模樣,甚至都沒見過父皇,也不明白父皇為何物。
更不明白為何他們天不亮就要來這裡候着。
實際上,這是他們必須要走的一個過場。
這種要緊時刻。
辰王,景王和太子都來了,依舊隻能守在殿外。
景王垂着頭,看不出臉上是何情緒。
辰王則開始慌了。
太後是何許人也,即便沒有親生的孩兒,也能讓半道領養的皇上對她恭順有加。
關鍵太後是姓穆的。
她的親侄女就是身旁這位好五弟的王妃。
她不幫景王還能幫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