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之日終於到來。
天還沒有亮,蘇老四就頂著碩大的黑眼圈,偷偷跑去貢院門口等著看榜文。
蘇家其他人表面鎮定,但是蘇老頭卻坐在廳堂裡,喝了一壺又一壺的茶水。
一雙眼睛不時的往門口,瞟了一眼又一眼。
最後,終於坐不住,背著手裝作若無其事的溜達去了府門口。
雖然他家已經出過一個狀元郎了,但是誰還嫌家裡的狀元郎多不成?
若是自己孫子這次也能得個榜首,說不得自家就能再出一個狀元了。
想想就激動!
蘇老頭才不會承認,若非是端著國公爺的架子,他早就跑去看榜單了。
此時,最沉得住氣的,反倒是蘇承耀小舉人老爺了。
自從在貢院門口,聽了自己小姑姑的那番話後,小舉人老爺的心態就變了。
正如小姑姑所言,他這些年所學的東西,已經裝在自己腦袋裡的。
那才是自己最大的財富!
誰都搶不走的財富!
自然了,他也並沒有抱著清高的念頭,執意於文人的風骨,不依靠長輩恩蔭。
若是落榜了,他也會接受家裡的助力,謀求官職,步入仕途。
他看過了大好河山,見證過世間煙火、百姓疾苦。
他想為民請命,為盛世開太平!
「承耀哥哥,你不緊張嗎?」紫陌公主好奇的問蘇承耀。
話說她都有些小緊張的。
若非是承耀哥哥阻攔,她早就等在張榜的地方去了。
小舉人老爺淡定搖頭。
「不緊張。」
名次並不是實現他抱負的唯一途徑。
他感恩長輩們給了他底氣,讓他無論如何都能走上仕途,實現自己的抱負。
既然目的總歸都能達成,他緊張個啥勁子兒?
紫陌公主一聽,滿臉崇拜的看著蘇承耀。
「承耀哥哥你真厲害!」
蘇承耀:「……」
被紫陌公主這樣看著,耳根有些發熱。
他心裡明白,若他們家沒有小姑姑,五叔沒有中狀元,祖父也不是國公爺,他們家還是那個大柳樹村的普通農戶,他現在怕是緊張的手心都是汗了。
這一刻,他其實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階級的差距,更加體會到了寒門學子的不易。
蘇承耀不知道,因為他這一刻的感悟,將會為天下寒門學子帶去多少福祉。
「中了……中了……」
蘇老四的大嗓門傳進國公府大門口的時候,蘇老頭差點蹦起來。
「老四,真的中了?!」蘇老頭一把扯住蘇老四的脖領子,急吼吼的問道:「第幾名?」
「一甲第一名!爹!是會元!您孫子也中了會元!」
蘇老四雙目放光,嗓門恨不得直破天際!
會元啊!
這可是他兒子啊!
親生的兒子啊!
他親生的兒子中了會元了!
「哈哈哈……我蘇老四齣息了!哈哈哈……我兒子中了會元!」蘇老四放聲大笑。
蘇老頭也端不住了。
「哈哈哈……我孫子中了會元……哈哈哈……來人!快快,放鞭炮!」
低調?那是不可能的!
這種大喜事,他恨不得嚷嚷的全京城都知道!
很快,「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了起來。
整個國公府一片歡騰。
「恭喜老爺……」
「恭喜夫人……」
主子們興高采烈,下人們自然也喜氣洋洋,齊聲道賀。
蘇老頭大手一揮。
「哈哈哈……賞……都有賞……」
下人們一聽更高興了。
蘇老太太也眉開眼笑,合不攏嘴。
自己孫子忒爭氣了!
比兒子當年還爭氣!
畢竟孫子比兒子當年考中的時候年齡還小。
紫陌公主抓著蘇承耀的手,激動又跳又叫。
「承耀哥哥你中了……中了……」
蘇承耀這時候也忍不住了,眼睛裡星光璀璨,興奮的小臉通紅。
「嗯!中了……」
儘管此前心態穩了,有底氣,但是誰不想自己得個好名次呢?誰不想自己的努力得到回報呢?誰不想光明正大的走入仕途呢?
蘇四嫂高興的眼淚都掉下來了。
「嗚嗚……小姑……多謝你……」
蘇四嫂抓著糖寶的手,又哭又笑。
糖寶也很激動。
「四嫂,是承耀自己努力。」
「他努力也得有你給的運氣。」蘇四嫂吸著鼻子,執拗的道:「天下間努力的讀書人多了去了,考試的時候點兒背,遇上亂七八糟的事兒的也多了去了,都是小姑娘你庇佑著他,才讓他能一帆風順。」
蘇四嫂這話一說完,蘇家其他人齊齊點頭。
特別是蘇承耀,點頭的弧度最大。
「都是小姑姑庇佑侄兒。」蘇承耀誠懇的道。
糖寶:「……」
咱不玄學行不?
糖寶哭笑不得。
「咚咚咚……」
「咣咣咣……」
門外鑼鼓喧天的傳來,報錄的官差騎著高頭大馬,敲鑼打鼓的來了。
報錄的官差後面還跟著烏壓壓的一大群看熱鬧的百姓。
「英國公府……是去英國公府……」有人大聲叫道。
「娘哎!這英國公府可了不得,又出了一個會元……」
「可不正是!當年英國公府的蘇駙馬也是會元……」
「蘇家果真不愧是百年書香世家……」
「什麼百年書香世家?人家英國公府早就自立門戶了……」
「那也是百年世家的嫡系皿脈……」
「這倒是……」
「不知道那個蘇家多後悔呢……」
「那也活該……」
看熱鬧的百姓議論紛紛,又把當年的蘇家拎出來鞭了一頓。
報錄的官差展開喜報念完,又連忙抱拳道喜。
「哈哈哈……恭喜國公爺,賀喜國公爺,令孫年少有為,才華橫溢……」
難為報錄的書讀的不多,卻努力背下了這麼多讚美的詞語。
蘇老頭聽的心花怒放,滿面紅光。
「哈哈哈……同喜同喜……」
蘇老頭再次說出了他最喜歡說的話。
報錄的官差:「……」
瞬間覺得自己的感情和國公爺拉近了。
果然國公爺最是平易近人!
活該人家門庭興旺了!
夏家、承恩王府、寧王府、將軍府等府裡,都特意派了人前來送恭賀的帖子。
那些和國公府來往並不密切的官宦之家,也紛紛送來帖子道賀。
畢竟,錦上添花的事情,大家都樂意做。
一時間,國公府門庭若市,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