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休夫帶兩娃,她靠種田風生水起

第492章 於老爺忽驚忽喜

  「凡被雇代役之人,本縣皆負責其食宿,並給以工錢,以資其生。如此,則既不失徭役之本意,又兼顧百姓之實難,為兩全之策……」

  於老爺對這事雖然略有不滿,但也不放在心上。

  朝廷這意思是對所有勛貴、世家、官員、鄉紳都要征役,不再如從前那般給予免役特權。

  不過,卻是允許他們交錢免役,或者派遣家僕赴役,倒也不傷臉面。

  對那些窮困小民來說,以前每年每戶要出丁服役一到三個月,這可是無償的強迫性勞動。

  朝廷徭役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不僅沒銀錢拿,甚至有些人吃不飽,還得自己掏錢加餐。

  朝廷免役募役法一出,那些窮困小民完全可以專門代役,既有工錢拿,又包吃住,並不比在家種田差多少。

  普通百姓之家,往往是一名壯丁,四名老弱婦孺的五口之家。壯丁日消耗兩斤糧食,其他人減半,則一日全家消耗六斤糧食。

  一年下來便是兩千兩百斤糧食。若是家中有五畝田,辛苦勞作一年大概收穫一千多斤糧食。這便入不敷出了。

  因此,普通農戶隻在春種秋收時吃乾飯,平常日子便要喝粥度日減少全家的消耗。每一枚銅錢都是從牙縫裡省出來的。

  這樣的情況下,每年還要出丁服役,實在是更加艱難了。就算官府管飯,也隻夠丁男自己消耗,無法供養家人。

  免役募役後不同了,除保證丁男飽食,每月可領糧食一擔或者五百文錢!這些錢足夠買五十斤糧!

  要是領糧食一擔,那可是一百斤,顯然比領錢更劃算些。

  不過,於老爺注意到,縣衙所說的一擔糧食可不是稻米或白面,而是玉米、高粱、土豆、紅薯之類的雜糧。

  這些東西他是知道的,自楚王兵敗,陸瑾瑜任江南道節度使之後推廣的高產糧。對於老爺來說,這些東西並不怎麼好吃,平時多用來餵養家中牲畜。

  不過,因為確實產量較高,族中也拿出五百畝地專門種高產糧。但是,這些雜糧的價格較低,不過三、五文錢一斤。

  於老爺是卸任官員,又有舉人功名在身,本來是免除全家徭役的,就是家中僕人都能免役。

  然而,以後不行了。

  家中妻妾三房,算上兒女共十七人,家僕、佃戶三百零三人,其中需要服徭役的丁口總共一百二十人,告示上免役錢是五百文一口,那就要六十兩銀子!

  這對於年入二、三千兩銀子的於老爺不算個啥,但到底有幾分不爽便是。

  那些僮僕數萬的大世家,光這項支出怕是每年就要拿出上萬兩銀子。

  然而,下面的糧倉平貸法,更是讓於老爺氣的直咬牙!

  這所謂的糧倉平貸與當初韋小葉獻策不同,本質上就是不允民間借貸。無論普通農戶還是商販,今後隻能通過大夏銀行借貸。

  而銀行根據借貸者數額、用途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息錢。

  像用於春耕的農貸,息錢低至百分之十!普通商販的息錢低至百分之二十!而辦工坊的大商賈則是百分之三十!

  聽起來或許不低。但是,於老爺放貸的息錢是百分之五十!

  就這,還是於老爺仁善,為了順利放出更多銀錢特意減少了息錢呢。

  朝廷的公廨本錢,息錢是百分之百!

  所謂的公廨本錢是為了解決百官俸祿而置。每官以五萬錢做為本錢放貸出去,月息四千錢,年息便是四萬八千錢。

  這些息錢用於發放官員俸祿,稱為月料錢。雖然各州縣有調整,但最低者也有百分之六十,遠比於老爺放貸的息錢高!

  如今糧倉平貸法一出,不僅公廨本錢無法運營,連帶著於老爺這樣的民間放貸者也將失去一項大收入!

  於老爺以己度人,心中吶喊,「這不是逼那些世家造反嗎?」

  然而,他再看到另一張告示後,隻覺心中升起寒意。

  【告示百姓人等知悉】

  朝廷有命,為固國防、安社稷,今招募府兵以壯軍威。詔令既下,各縣當遵行不怠。

  吾縣應募士卒,定額兩百人,務選壯健英勇之士,以充行伍。其各鄉各裡,速行舉薦,勿得隱匿賢才,自誤國事。

  選中健勇月糧兩擔或錢一千,行糧兩擔或錢二千。

  又,每州士卒,合為一千人,以資鎮撫。吾縣雖為一隅,然亦當儘力而赴,以助州郡之防。凡被選之士,當盡忠報國,勿辭勞苦,共赴國難。

  茲有重令,若境內有反賊作亂,謀逆不軌,吾等當同心協力,迅即撲滅。凡參與造反之人,不論首從,一律抄家滅族,以正國法。

  其家僕隸役,盡數罰為官奴隸,以示懲戒。

  然則,朝廷亦開寬宥之門。若有僮僕挺身出首其主家謀反之事,經查實無誤者,當封以鄉爵,賜錢百萬,以獎其忠。

  此皆朝廷德政,望百姓人等廣為傳頌,共襄義舉。

  告示既出,望百姓人等各遵法度,勿生異心。有膽敢違抗者,必嚴懲不貸!

  好傢夥!朝廷知道各地府兵大多不滿額,便以重金招募士卒,這下哪裡還會有逃卒?平時月錢一兩銀子,戰時月錢翻倍!

  這招募令一發,可以想象鄉野中那些遊俠兒必然應募。一縣之內有這兩百精兵鎮壓,誰敢造反?

  何況還慫恿僮僕出首主家。

  鄉爵雖低也能食邑百戶或者得田五百畝,百萬錢更是價值一千兩銀子,妥妥的造就一個鄉裡世家!財帛動人心啊!

  朝廷這就是明擺著劫富濟貧!

  要是造反失敗,朝廷劫得就更多。

  造反成功?還是歇著吧,楚王雖然僥倖逃了,江南世家可是盡沒!

  不造反的話,擁有最多土地、僮僕、放貸本錢的世家,至少收入減了三成甚至五成,以前的奢侈日子,可就一去不復返了。

  於老爺心中五味雜陳,家族子弟有了更公平的機會入仕自然是好事,但以後收入減少一、二成,實在肉疼得很。

  哎,反正於氏不過小門小戶,倒要看看那些大世家如何了。

  畢竟新政對於老爺的影響,遠不如對那些世家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