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私事,請媒人
趙暖月見華裕森氣急敗壞的樣子,翻了翻白眼,然後說道:“你冷靜一點,裕芬之前說了,之前就對廖大使有好感,然後又工作幾年,有了革命感情,你這樣貿然過去打人家,也不對啊,你讓裕芬在中間多為難啊!”
“可是那個廖正斌比我很多歲呢,居然喜歡我妹妹,老牛吃嫩草啊。”華裕森憤憤不平,梗着脖子,一肚子怒火,發不出來,臉都憋紅了。
“冷靜,冷靜!”趙暖月趕緊上前抱着華裕森,然後親了親他的臉,“廖正斌年紀是很大,但裕芬也成年啊了,也沒有禍害未成年少女啊!再說了,現在我們關注的焦點并應該是年齡,因為隻要有愛情,這點年紀并不算什麼。現在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廖大使的人品,對我們裕芬是不是真心的,以及他未來怎麼處理跟前妻留下來的孩子和裕芬之間的關系。”
這男人啊,一遇到這樣的事情,就會瞎吵吵呵呵,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聽到趙暖月的話,華裕森心裡的怒火少了一些,逐漸冷靜下來,說道:“哎,怪不得裕芬當年那麼堅決地跟鄭家退婚,估計那時候就對人家有意思了,現在雖然跟廖大使确定關系了,但我怕裕芬年紀小,被廖正斌那個老狐狸騙了,也怕裕芬愛得太過卑微!”
“呵呵,都說男追女,隔成山,女主男,隔成紗。咱們裕芬這麼優秀,而且這麼漂亮,那個心高氣傲的廖大使,說不定就喜歡我們裕芬這樣的。”趙暖月并不認同,對于廖大使那樣性格堅韌,能力卓著的人,并不會因為感情妥協,所以既然願意跟裕芬确定關系,而且也會親自上門拜訪,可見對裕芬是喜歡的。
聽到妻子的話,華裕森也冷靜下來,然後仔細思索,廖正斌和妹妹之間的事情。
哎呀,女孩子大了就是愁人,幸好他生的是兒子。
華裕森辦法沒想出來,居然在心裡吐槽這個。趙暖月要是知道了,估計又要跟華裕森唱反調。
“其實撇開廖正斌的年齡,其他方面都非常不錯,在我們小時候,廖正斌可是家長教育我們的榜樣呀!”華裕森感慨萬千說道,“而且小時候我們也喜歡跟他玩,人品過得去,才華更是出衆,能力卓絕。顧老曾經不止一次在我面前誇獎他,他能在那樣惡劣的環境裡面為我們争取更多的國際生存空間。”
“那真得挺厲害的,而且前途無量,不過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要看他對裕芬的愛,是不是真的。”趙暖月說道,“如果他們之間真得相愛,而且志同道合,性格也合得來,那麼在一起也不錯,畢竟我們家小妹裕芬也是非常有才華,心高氣傲,要不然當年也做不出來跟鄭家退婚的舉動。”
“那行,明天我見到廖正斌的時候,我親自問問他!”華裕森冷靜下來之後,思考問題全面了,“如果他敢欺騙我小妹的感情,我一定不會放過他,不管他以前多麼厲害,反正我現在比他厲害!”
聽到這話,趙暖月踮起腳尖,然後抱着華裕森的脖子親了一下:“我家老公最厲害了,最專情了!”
“那當然!”聽到小妻子的嬌喃之聲,華裕森渾身激動,滿心的火熱,然後用力的擁抱小暖月,親吻着她嬌嫩的臉蛋,紅紅的嘴唇。
渾身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氣一樣,但又發洩不出來,那種滋味特别不舒服。
華裕森知道是為什麼,所以隻能先親親趙暖月疏解一下。
第二天早上,華裕森早早地來到了工作單位。
他知道今天廖正斌一定會來見顧青玉,所以在處理完事情,等着廖正斌從顧老的辦公室裡出來。
廖正斌跟顧老彙報完事情之後,顧青玉又問了一些經濟方面的事情。
廖正兵也對答如流,而且還準備了很多資料,呈給顧青玉。
“不錯不錯,正斌,你在國外的工作能力非常強,現在我們國家已經進入穩定的時期,等國内的經濟改革開始之後,同時我也會制定一些對外的經濟政策,開展對外貿易,我們不斷地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到時候就需要你們在從中斡旋。”顧青玉把資料整整齊齊的放在桌上,非常珍惜的整理好。
廖正斌态度恭敬,微笑說道:“是的,閉關鎖國對于我們來說并不好。在國外幾年,我見識到國外的科技迅猛發展,不管是生活水平,還是還是人們的精神生活都非常豐富。這是我們國家的政治體系,跟國外的政治體系不一樣,所以我怕覺得經濟改革的同時,一定要穩定結合我們的政治體系,具體的制定出适合我們自己的經濟政策,而不是照搬國外的那些成功經驗。”
顧青玉聽到廖正斌的見解,甚為震驚。
廖正斌的想法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對!”顧青玉連連贊同,“北邊老大哥的國内矛盾也非常突出,之前我們一直學習他們雖然在開始的時候取得了卓著成效,但是後來我們也出現了跟他們類似的問題。由此可見,那樣的路對我們國家也不合适,還必須找到一條适合我們國家的。”
廖正斌見顧金玉這麼說,也非常開心,最起碼顧青玉不是一個蠻幹冒進的人。
“是的,人定勝天,我們一定可以找到适合我們的道路。”廖正斌自信說道。
之後顧青玉又跟廖正斌聊了很多外交方面的問題,同時把一些需要顧忌的地方,也給廖正斌對一切事情的底線态度,讓他在處理外交事務中能夠把握好分寸。
廖正斌在心裡大驚,同時也感慨這次回來對了,對他下一步的工作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忙完了公事,廖正斌面上有幾分赧然,想跟顧青玉聊聊私事。
“顧老,我這裡有一件私情想請您幫忙。”廖正斌知道顧老跟華家的關系非比尋常,所以想要娶華裕芬,請顧老做媒人,或許華家更容易答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