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76章鬧事
嚴青青回到家的時候賈氏正坐在前廳喝茶,見到嚴青青後趕緊站起身說道:“嬸子安好!”
嚴青青見她還有一些拘謹笑着跟她聊了一些家常,又問了一下魏保佑的的近況,大概當娘的提起孩子話就多了起來,說他最近去了書院讀書,雖然耽誤了一年但是好在勤奮好學,夫子也看重過段時間應該能把落下的課程補上。
嚴青青也是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這賈氏一連生了好幾個閨女才得這麼一個兒子,難得的是這孩子沒有長歪。
等賈氏徹底放松下來後嚴青青才開始問起菌種的事,賈氏笑着回道:“我已經采集了好幾種菌絲了,有松露,牛肝菌,雞油菌,羊肚菌,還有香菌,雞腿菇。”
嚴青青有些詫異,這香菌和雞腿菇也就罷了,都是比較常見的菌子,可是這前面的四樣可是名貴的很,賈氏居然能采集到這些菌種,可見是個有本事的。
嚴青青毫不吝啬的對賈氏贊揚道:“哎呀,真沒想到你居然還有這等本事,看來這次我是占了大便宜了。”
賈氏聞言笑着回道:“我也就這點本事了,難得嬸子能看的上,你看着這些菌子咱們是都種還是挑選幾種出來種。”
嚴青青笑道:“你都費了這麼大力氣弄來了菌種了,咱們自然要都試試,萬一有種不出來的呢。”
賈氏聽了趕緊應下,她們商定每種先試種一棚看看情況,每個棚裡到時候配置兩個幫工的。
商定好之後嚴青青讓人把賈氏送了回去,讓她回去準備一下,過幾天再派人接她過來,到時候她可就要在滄河村長住了。
賈氏這邊剛走嚴青青又開始忙招工的事情了,這次招工可是長期的,但是要求也會高一些,不過這次嚴青青決定男的女的都招。
一來這次的工作男女都能幹得來,二來好歹提一提女子的家庭地位,她也當為解放女權做一點點貢獻,雖然可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能有那麼一點點也是好的。
嚴青青家招工的信息一放出去整個滄河村都沸騰了,這可是在工坊裡做工,長期穩定不說而且過年過節聽說還有福利。
嚴青青家繡坊就是個例子,過年的時候裡面的繡娘每人拎着二斤豬肉十斤白面從裡面出來的時候那場面可把看到的人羨慕壞了。
他們做夢都想進嚴青青家的繡坊做工,但是繡坊裡都是些經過精挑細選的大姑娘小媳婦,還要有女紅的基本功才行,所以不是誰都能進去的。
而且在嚴青青家繡坊上工的人出來後明顯要比其他人傲氣一些,可是誰讓人家有這個資本呢。
這次嚴青青家兩個工坊同時招工還不限男女不限年齡,所以都鉚足了勁想着進去做工。
等他們到了嚴青青家門口的時候傻眼了,這人也太多了吧,簡直是水洩不通,可能大家都是一樣的想法。
這些人不僅有滄河村的還有許多外村的,外村人的消息簡直比他們本村的還靈通。
這時就有腦子活泛的想到這些外村的人一旦被選上那他們本村的人機會不就少了嗎,不知道是誰最先挑起了事端幾個村子裡的人開始争執起來。
【這是我們滄河村的地界,不歡迎你們外村人來】
【我們又不是去你們家門前,你們管得着嗎】
【這是我們滄河村,我們是滄河村的村民怎麼管不着,你們在這裡已經幹擾的我們滄河村的生活了】
【你們怎麼不幹脆說我們要是被選上了,你們就沒有機會了,這事裡長和人家李家都已經吐口了你們管得着嗎】
【你哪個耳朵聽到。。。。。。】
反正不知不覺中兩方的人越吵越激烈。
等門房的人報給嚴青青的時候雙方已經交上手了。後來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最後成了打群架。
當然也有人看着不太對勁,有去找李開山的,也有回各自村找自己村長的,一時之間亂哄哄的。
嚴青青聽到這個情況後趕緊換了件衣服出門,而李開山聽到消息後也匆匆趕了過來。
李開山見打架的人已經有人挂了彩,大吼一聲:“都住手!”
也不知道這群人是沒有聽見還是聽見了壓根不想理會,反而越打越兇。
嚴青青在阿大耳邊低語了幾句,阿大立馬進到門房拿了一面銅鑼出來铛的一聲高喊道:“再不住手就取消你們進入咱們工坊做工的資格!”
這話一出大家頓時都停了下來,撕衣服的薅頭發的都趕緊松開了自己的手,生怕放的慢了自己被取消了進工坊做工的資格。
李開山的一張臉拉的比馬臉還長開口訓斥道:“你們一個個都是怎麼回事,這裡是你們打架的地方嗎?誰先動的手現在主動承認一會還能少受點懲罰。”
這個時候可是沒有一個人會承認的,再說剛剛那麼混亂幾乎雙方是同時交的手,就更加不會有人承認了。
嚴青青看着眼前的情景開口說道:“算了村長叔,他們都是為了能養家糊口,都不容易,這次怨我沒有說好招工的要求,您老消消氣進來喝杯茶吧。”
李開山剛想張嘴說什麼,隔壁村幾個村長就匆匆的趕了過來,見到李開山和嚴青青都在,受傷的人也不算嚴重,各自呵斥了幾句自己村裡的人就算揭過了。
沒辦法誰讓這不是他們的地盤呢。
李開山也挺不好意思的,畢竟他是裡長,要說這些人也是受他管轄的,但是這事他還真沒有話語權,招不招外村的人還要看嚴青青的意思。
李開山看了嚴青青一眼,嚴青青已經懂他的意思了。于是笑着說道:”幾位村長若是不嫌棄就家裡坐坐喝杯茶吧。“
幾位村長各自對視一眼心中卻是狂喜,能跟嚴青青攀上關系那以後他們村裡人辦事就方便多了,還有李開山這個裡長是怎麼當上的他們也略有耳聞,雖然是他們投票選出來的,但是當初那些說辭可不是李開山能想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