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策行三國

第378章 代溝

策行三國 莊不周 2586 2024-01-31 01:12

  孫策沒有說話,隻是點頭表示認同。

  張纮的觀點看似老調重談,但他落到了實處,不是空談道義。
法家要求控制力越強越好,但控制力是要技術力量支持的,一旦超過了這個限度,其投入産出比例就會急劇下降,變成勞民傷财。
比如說诏書傳遞,最快的就是六百裡加急,号稱十天以内,能将诏書送到最偏遠的縣,但這背後是無數的驿夫和驿馬,三十裡一驿,全國有多少驿站,要養多少人,養多少馬?
人要吃飯,馬要吃草,需要巨大的投入。

  郭嘉安排的細作能深入長安打探消息,但這是用錢堆出來的,這一份消息的代價很可能就是跑死幾匹馬。
國家可以安排驿馬三十裡一換,他的細作不可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就隻能不惜馬力的狂奔,以期能夠早一天将消息送到郭嘉手中。

  郭嘉最近花了多少錢,他沒算過,但肯定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随着細作隊伍的規模越來越大,這些費用終将成為他沉重的負擔,而郭嘉也将為此付出更多的心皿。

  不是說情報不重要,但适可而止很重要。
這就是漢初由法家轉向黃老的原因之一。
法家尚嚴,黃老尚寬,這樣才能休養生息,恢複元氣。

  張纮未必有發展技術的見識,但是他認識到了技術的客觀限制,這已經比那些空談道義的儒生強太多。
如果說張昭是務虛派,那張纮就是務實派。

  而他也是個務實派,而且還有點唯技術論,所以看到張昭他就有點煩,看到張纮卻很投緣。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對張昭是有偏見的。
張昭的執政能力可能偏弱,脾氣也不好,但坐鎮後方還就需要他這樣能鎮得住場子的人。
像諸葛亮那樣的人做丞相隻能活十年,張昭做丞相至少可以活二十年。

  等張昭回來,有必要調整一下他的任命。

  張纮收回話題,問郭嘉道:“你的細作很多,那你知道朱太尉為什麼到現在還不讓将軍攻擊九江嗎?

  郭嘉有些讪讪。
他的确安排了細作到洛陽,但是他的細作進不了太尉府,就算進太尉府,也無法掌握朱儁的動向。
這需要時間,一個新人是很難靠近朱儁的,更不可能和他說話。
要想在朱儁身邊安排一個,要花更多的心皿。
同樣,如果不是沛國世家支持,他也不可能搶在诏書到達之前得到内容。
細作再多,要想打聽到诏書内容也不是易事。

  “你的細作要想了解朱太尉的想法,至少要能見到他,但普通細作沒有這樣的機會。
可是,這不代表我們就無法分析朱太尉的想法。
也許不會太細,但大緻方向可以确定。

  “請先生指教。

  “朱太尉曾被前會稽太守徐珪舉薦為孝廉,而不久前被将軍趕走的汝南太守徐璆就是徐珪的族弟。
”張纮露出狡黠的笑容。
“巧得很,他們就是我廣陵郡海西人。
徐璆回家後,我曾去拜訪他,徐璆剛剛被朱太尉舉薦為東海相,此刻應該已經上任了。

  孫策和郭嘉面面相觑。
這裡面還有這層關系?
如果不是張纮說,我們怎麼可能知道。
就算有細作,也不可能打聽得這麼細啊。
我剛把徐璆趕走,朱儁就舉薦徐璆為東海相,這分明是對我不滿啊。

  “将軍難道不知道徐璆的徐,就是徐州的徐嗎?

  孫策徹底有些懵了,三國名臣武将中,除了徐晃、徐盛、徐庶有限的幾個人之外,他也沒聽哪個姓徐的厲害啊。
郭嘉也很意外,他是颍川人,對世家名士比孫策了解,但他也沒聽說徐璆的背景這麼強。

  “這……有關系?

  “徐州本是東夷,徐乃九夷之一,徐州及相鄰諸州都有大量的徐氏後人。
他們也許沒出什麼聞名天下的名士名臣,可是在地方的實力卻不小,二千石也有好幾個。
将軍如果想将來入主徐州,不宜與徐氏生怨。

  孫策尴尬不已,還是太年輕啊。
他摸摸頭。
“這事怪我,孤陋寡聞,沒想到徐氏實力這麼強。

  郭嘉也很慚愧。
驅逐徐璆這件事與他無關,但他沒能關注到徐姓在徐州的影響力,及時提出補救措施,卻是失職。
不過話又說回來,眼下這形勢,派大量細作進入徐州也不合适啊。

  “就算沒有徐璆這件事,将軍在汝南做的這些事也會讓朱太尉心生不滿。
朱太尉雖然出身寒門,也不以學問名世,但是他這個年紀的人大多崇尚名節,他本人也是因為孝道為人所知,以名士自居。
你對名士不敬,他豈能滿意?
現在河北形勢不明,他不得不倚重于你,一旦河北形勢明朗,袁紹向朝廷臣服,朱太尉會立刻将你逐出汝南,選一邊郡做太守,為國戍邊去。

  孫策眨眨眼睛,忍不住笑出聲來。
張纮說得沒錯,朱儁十有八九是這個想法。
怪不得遲遲沒有動靜來,原本他壓根兒就不喜歡我啊。
這老人家還真是固執呢。
這麼一說,也可以理解他為什麼看不上尹端了。
當年他可是為了替尹端脫罪出過大力的,後來卻和尹端沒什麼來往,大概是覺得舉薦之恩已報,兩不相欠,也就沒必要和尹端這個武夫多來往了。

  不能說郭嘉對朱儁一點不了解,但他畢竟才二十出頭,又野心勃勃,一心要建功立業。
對名節這種事,他是不太在意的。
可朱儁不同,他年近花甲,雖然沒能成為黨人,但他年輕時所受的教育就是崇尚名節,對道義和規矩的敬畏不是他們這些年輕人能夠理解的。
張纮人到中年,又經曆過黨議風起雲湧的時代,他對朱儁心理的把握自然比郭嘉更準确。

  這就是代溝。

  “不過将軍也不必擔心,袁紹是不會向朝廷臣服的。
袁家經營了上百年,異心已萌,一心以為代漢者非袁莫屬,袁紹養名二十年,為的就是今日,他怎麼可能放棄這樣的機會。
”張纮說着,臉上的笑容散去,一聲歎息。
“亂世将至,朱太尉怕是要失望了。

  對張纮的判斷,孫策已經聽過幾個版本,側重點有所不同,結果卻是一樣的,可見大勢所趨,英雄所見略同。
朱儁未嘗沒有看到這一點,隻是他心存希望,不願意承認這一點罷了。

  “先生,那我該怎麼做?

  “尺蠖之屈也,以求其伸,将軍父子出身寒微,對于充斥世家名士的朝堂來說,你們是格格不入的異者,但凡有所舉動都會引來非議。
當此之時,若将軍一心求進,隻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敵意,成為衆矢之的。
不如收斂鋒芒,積累力量,以待時變。
易雲: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将軍如此年輕,等上幾年又有何妨?
潛龍勿用,或躍在淵,方可無咎。

  孫策和郭嘉交換了一個眼神,知道郭嘉已經認可了張纮,這才說道:“先生,我現在隻是一個雜号将軍,不能給先生太高的職務,長史之職,想請先生屈就。

  張纮離席而起,向孫策欠身施禮。
“願為将軍效勞。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