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主聽了老太爺的話,已經無力反駁了。
「是,老太爺。」蘇家主答道:「一切都聽老太爺的吩咐。
雖然他是家主,可是蘇家還是老太爺說了算。
蘇家主自嘲的笑了笑。
蘇老太爺滿意的點了點頭。
目光卻是不經意的,看到了多寶閣的一角,擺放著的一個小巧的蛐蛐罐子。
罐子白瓷青釉,上面繪著的是幾簇蘭草。
老太爺一皺眉,說道:「此等玩物喪志之物,怎地擺在這兒?」
蘇家主順著老太爺的目光看過去,也看到了角落裡的蛐蛐罐子。
不得不說,他也沒有注意到,那裡什麼時候多了一個蛐蛐罐子。
蘇家主正要說話,門外跑來了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
「祖父,我抓了蛐蛐……」
小男孩歡喜的跑向蘇家主,獻寶似的讓他看竹籠裡的蛐蛐。
「承宇,還拜見老太爺?」蘇家主說道。
小男孩這才發現屋子裡的老太爺,臉上的表情不由的一變,連忙把竹籠子藏到了身後,露出了害怕的樣子。
「見、見過老太爺……」小男孩磕磕巴巴的說道。
小手緊緊的背在後面,護住自己的竹籠子。
老太爺卻是看著小男孩,臉上的表情有一瞬間的恍惚。
好像是多年前,也有這樣一個孩子,抓了蛐蛐給他看……
一時間,兩個男孩的身影,彷彿重疊了。
**
軒轅謹回京之後,自然要去楊家拜見舅父舅母。
楊老將軍的夫人已經過世,但是楊家的幾個舅舅對於這個外甥,還是非常親厚的。
「謹兒拜見舅父。」軒轅謹對著楊威,鄭重行禮。
楊威看著外甥,滿臉激動,拍了拍軒轅謹的肩膀,說道:「回來就好……」
隨即,拉著軒轅謹坐下,吩咐小廝上茶。
「你外公身子可好?」楊威問道。
「外公身子康健。」軒轅謹說道:「糖寶一直仔細照料著外公的身子,大舅舅勿需挂念。」
其實,這幾年老將軍回來過幾次,並且也不是隻盯著金礦的一切事宜了。
權利倒是下放了一些。
隻不過,整個金礦還是在老將軍的掌控之中就是了。
老將軍又不傻,皇上既然把金礦交到了他的手裡,他當然不會隨便放手了。
自己外孫的零花錢,可是要在裡面出的。
楊威聽到軒轅謹提起糖寶,笑著說道:「幸虧父親有先見之明,認了糖寶那孩子做幹孫女,這些年倒是多虧了她,幫忙照料你外公,替我們盡了孝心。」
無論楊威這話,有多少真心實意的成分在,軒轅謹都隻當做是真心的。
「糖寶一向把外公當成親祖父對待,她師承華神醫,得華神醫的真傳,隔幾天便會給外公請一次脈,做些養生的膳食,養生丸也是日常讓外公服用,外公看上去倒是比前幾年,身子更加硬朗了。」軒轅謹說道。
軒轅謹繼承了蘇家的風格,絕對是任何時候,都不會放過給糖寶表功勞就是了。
「那孩子有心了。」楊威感嘆道。
縱然他曾經懷疑過,老將軍對糖寶的滿口稱讚,是不是因為喜歡糖寶這個幹孫女,有言過其實的成分在,但是現在聽了軒轅謹的話,卻是再無懷疑了。
雖然他這麼多年沒有見過這個外甥了,但是端看外甥的氣度便知道,這孩子脊樑未彎,傲骨仍在,絕對不會說謊!
軒轅謹見到楊威的表情真誠了許多,很是滿意。
「二舅舅呢?」軒轅謹問道。
「你二舅舅去了大營,日後再見也不遲。」楊威說道。
楊威的話音一落,楊家的幾個子侄聽聞三殿下來了,紛紛趕了過來。
眾人一一見過禮,俱是很高興。
軒轅謹站起了身來,說道:「勞煩大舅舅帶我去拜見大舅母。」
楊威聽了自然高興。
外甥這麼懂禮節,可見是心裡親近舅家的。
軒轅謹回京的第二天,就直接來了將軍府,可見是非常看重將軍府的。
反正楊家是軒轅謹的外家,倒是也不用避嫌。
楊威自然樂得和外甥親近。
後院裡的楊家大夫人等人,已經得到了消息,知道三殿下來了。
大夫人和二夫人正坐在一處說話。
「唉!這麼多年過去了,三殿下總算是回來了。」大夫人感嘆道。
「可不是。」二夫人笑著說道:「咱們這一直懸著的心,也算是可以稍稍的落地了。」
之所以是稍稍,不是完全落地,是因為皇上還沒有立儲。
大夫人聞言點了點頭,和二夫人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兒。
作為皇後娘娘的母家,她們自然是萬分的期望,皇上重新冊立軒轅謹為太子的。
從現在種種苗頭看來,還真的非常有這種可能。
大夫人看向了屋子裡的幾個小姑娘。
「稍後,三殿下少不得要來後院,你們幾個可不能丟了我們將軍府的臉面。」大夫人叮囑道:「咱們家的姑娘,雖然不象其他世家姑娘一般,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也是從小就仔細的教養著,萬不能讓三殿下覺著,楊家的姑娘沒有大家姑娘的氣度……」
大夫人告誡完,目光落到了女兒楊冉的身上。
這個閨女是她最放心的。
一向進退得宜,舉止有度。
倒是比其他的姊妹,更適宜做皇子妃。
不錯,大夫人也生了親上加親的心思。
話說,當年兩個孩子還小的時候,她就有此意向。
隻不過,皇後娘娘說要等孩子們大了,看看兩個孩子脾氣秉性,能不能相處的來再說。
原本,這件事隨著巫蠱案的發生,軒轅謹被廢太子之位,大夫人已經歇了心思。
但是,現在軒轅謹回來了,也到了定親的年紀,大夫人的心思自然又活絡了。
二夫人隨著大夫人的目光看過去,眼睛也落到了楊冉的身上。
「冉兒小時候最是喜歡和三殿下玩兒,你們兩個也算是青梅竹馬,稍後三殿下來了,倒是可以說說你們小時候,一起玩鬧的事情。」二夫人笑著提醒道:「二嬸還記得,你那個時候一直嚷嚷著,要做三殿下的媳婦兒。」
楊冉是她的侄女,若是能嫁入皇家,自然是好的。
楊冉聽了二夫人的話,臉色一下子漲紅了。
「二嬸,那時候冉兒還小,說的都是孩子氣的話,怎麼能作數?」楊冉通紅著臉的說道:「二嬸不要取笑冉兒了!」
大夫人卻是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