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室當時懲太史,何人不罪李陵降?
誰知貴寵柯驸馬,一念原來為宋江。
且不說柴進做了驸馬,卻說宋江部領大隊人馬軍兵,離了杭州,望富陽縣進發,時有寶光國師鄧元覺并元帥石寶、王績、晁中、溫克讓五個,引了敗殘軍馬,守住富陽縣關隘,卻使人來睦州求救。
右丞相祖士遠當差兩員親軍指揮使,引一萬軍馬,前來策應。
正指揮白欽、副指揮景德,兩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來到富陽縣,和寶光國師等合兵一處,占住山頭。
宋江等大隊軍馬,已到七裡灣,水軍引着馬軍,一發前進。
石寶見了,上馬帶流星錘,拿劈風刀,離了富陽縣山頭,來迎宋江。
關勝正欲出馬,呂方叫道:“兄長少停,看呂方和這厮鬥幾合。
”宋江在門旗影裡看時,呂方一騎馬,一枝戟,直取石寶,那石寶使劈風刀相迎。
兩個鬥到五十合,呂方力怯,郭盛見了,便持戟縱馬,前來夾攻,那石寶一口刀,戰兩枝戟,沒半分漏洩。
正鬥到至處,南邊寶光國師急鳴鑼收軍。
原來見大江裡戰船乘着順風,都上灘來,卻來傍岸。
怕他兩處夾攻,因此鳴鑼收軍。
呂方、郭盛纏住厮殺,那裡肯放。
石寶又鬥了三五合,宋兵陣上,朱仝一騎馬,一條槍,又去夾攻。
石寶戰不過三将,分開兵器便走。
宋江鞭梢一指,直殺過富陽山嶺。
石寶軍馬。
于路屯紮不住,直到桐廬縣界内。
宋江連夜進兵,過白蜂嶺下寨。
當夜差遣解珍、解寶、燕順、王矮虎、一丈青取東路,李逵、項充、李衮、樊瑞、馬麟取西路,各帶一千步軍,去桐廬縣劫寨,江裡卻教李俊、三阮、二童、孟康七人取水路進兵。
且說解珍等引着軍兵殺到桐廬縣時,已是三更天氣。
寶光國師正和石寶計議軍務,猛聽的一聲炮響,衆人上馬不疊。
急看時,三路火起,諸将跟着石寶,隻顧逃命,那裡敢來迎敵。
三路軍馬,橫沖直撞殺将來。
溫克讓上得馬遲,便望小路而走,正撞着王矮虎、一丈青。
他夫妻二人一發上,把溫克讓橫拖倒拽,活捉去了。
李逵和項充、李衮、樊瑞、馬麟隻顧在縣裡殺人放火。
宋江見報,催趱軍兵,拔寨都起,直到桐廬縣駐屯軍馬。
王矮虎、一丈青獻溫克讓請功。
宋江教把溫克讓解赴杭州張招讨前斬首,不在話下。
次日,宋江調兵,水陸并進,直到烏龍嶺下,過嶺便是睦州。
此時寶光國師引着衆将,都上嶺去把關隘,屯駐軍馬,那烏龍關隘,正靠長江,山峻水急,上立關防,下排戰艦。
宋江軍馬近嶺下屯駐,紮了寨栅。
步軍中差李逵、項充、李衮,引五百牌手,出哨探路。
到得烏龍嶺下,上面擂木炮石,打将下來,不能前進,無計可施,回報宋先鋒。
宋江又差阮小二、孟康、童猛、童威四個,先掉一半戰船上灘。
當下阮小二帶了兩個副将,引一千水軍,分作一百隻船上,搖旗擂鼓,唱着山歌,漸近烏龍嶺邊來。
原來烏龍嶺下,那面靠山,卻是方臘的水寨。
那寨裡也屯着五百隻戰船,船上有五千來水軍。
為頭的四個水軍總管,名号浙江四龍。
那四龍:
玉爪龍都總管成貴錦鱗龍副總管翟源沖波龍左副管喬正戲珠龍右副管謝福
這四個總管,原是錢塘江裡艄公,投奔方臘,卻受三品職事。
當日阮小二等,乘駕船隻,從急流下水,搖上灘去。
南軍水寨裡四個總管,已自知了,準備下五十連火排。
原來這火排,隻是大松杉木穿成,排上都堆草把,草把内暗藏着硫黃焰硝引火之物,把竹索編住,排在灘頭。
這裡阮小二和孟康、童威、童猛四個,隻顧搖上灘去。
那四個水軍總管在上面看見了,各打一面乾紅号旗,駕四隻快船,順水搖将下來。
阮小二看見,喝令水手放箭,那四隻快船便回。
阮小二便叫乘勢趕上灘去,四隻快船,傍灘住了,四個總管,卻跳上岸,許多水手們也都走了。
阮小二望見灘上水寨裡船廣,不敢上去,正在遲疑間,隻見烏龍嶺上把旗一招,金鼓齊鳴,火排一齊點着,望下灘順風沖将下來,背後大船一齊喊起,都是長槍撓鈎,盡随火排下來。
童威、童猛見勢大難近,便把船傍岸,棄了船隻,爬過山邊,上了山,尋路回寨。
阮小二和孟康,兀自在船上迎敵,火排連燒将來。
阮小二急下水時,後船趕上,一撓鈎搭住。
阮小二心慌,怕吃他拿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
孟康見不是頭,急要下水時,火排上火炮齊發,一炮正打中孟康頭盔,透頂打做肉泥。
四個水軍總管,卻上火船,殺将下來。
李俊和阮小五、阮小七都在後船,見前船失利,沿江岸殺來,隻得急忙轉船,便随順水放下桐廬岸來。
再說烏龍嶺上寶光國師并元帥石寶,見水軍總管得勝,乘勢引軍殺下嶺來。
水深不能相趕,路遠不能相追,宋兵複退在桐廬駐紮,南兵也收軍上烏龍嶺去了。
宋江在桐廬紮駐寨栅,又見折了阮小二、孟康,在帳中煩惱,寝食俱廢,夢寐不安。
吳用與衆将苦勸不得,阮小七、阮小五,挂孝已了,自在谏勸宋江道:“我哥哥今日為國家大事,折了性命,也強似死在梁山泊,埋沒了名目。
先鋒主兵不須煩惱,且請理國家大事。
我弟兄兩個,自去複仇”宋江聽了,稍稍回顔。
次日,仍複整點軍馬,再要進兵。
吳用谏道:“兄長未可急性,且再尋思計策,度嶺未遲。
”隻見解珍、解寶便道:“我弟兄兩個,原是獵戶出身,巴山度嶺得慣,我兩個裝做此間獵戶,爬上山去,放起一把火來,教那賊兵大驚,必然棄了關去。
”吳用道:“此計雖好,隻恐這山險峻,難以進步,倘或失腳,性命難保。
”解珍、解寶便道:“我弟兄兩個,自登州越獄上梁山泊,托哥哥福蔭,做了許多年好漢,又受了國家诰命,穿了錦襖子,今日為朝廷,便粉骨碎身,報答仁兄,也不為多。
”宋江道:“賢弟休說這兇話,隻願早早幹了大功回京,朝廷不肯虧負我們。
你隻顧盡心竭力,與國家出力。
”
解珍、解寶便去拴束,穿了虎皮套襖,腰裡各跨一口快刀,提了鋼叉。
兩個來辭了宋江,便取小路望烏龍嶺上來。
此時才有一更天氣,路上撞着兩個伏路小軍。
二人結果了兩個,到得嶺下時,已有二更。
聽得嶺上寨内,更鼓分明,兩個不敢從大路走,攀藤攬葛,一步步爬上嶺來。
是夜月光明朗,如同白日,兩個三停爬了二停之上,望見嶺上燈光閃閃。
兩個伏在嶺門邊聽時,上面更鼓,已打四更。
解珍暗暗地叫兄弟道:“夜又短,天色無多時了。
我兩個上去罷。
”兩個又攀援上去。
正爬到岩壁崎岖之處,懸崖險峻之中,兩個隻顧爬上去,手腳都不閑,卻把搭膊拴住鋼叉,拖在背後,刮得竹藤亂響,山嶺上早吃人看見了。
解珍正爬在山凹處,隻聽得上面叫聲:“着!
”一撓鈎正搭住解珍頭髻。
解珍急去腰裡拔得刀出來時,上面已把他提得腳懸了。
解珍心慌,連忙一刀,砍斷撓鈎,卻從空裡墜下來。
可憐解珍做了半世好漢,從這百十丈高岩上,倒撞下來,死于非命。
下面都是狼牙亂石,粉碎了身軀。
解寶見哥哥将下去,急退步下嶺時,上頭早滾下大小石塊,并短弩弓箭,從竹藤裡射來。
可憐解寶為了一世獵戶,做一塊兒射死在烏龍嶺邊,竹藤叢裡,兩個身死。
天明,嶺上差人下來,将解珍、解寶屍首,就風化在嶺上。
探子聽得備細,報與宋先鋒知道,解珍、解寶已死在烏龍嶺。
宋江聽得又折了解珍、解寶,哭得幾番昏暈,便喚關勝、花榮點兵取烏龍嶺關隘,與四個兄弟報仇。
吳用谏道:“仁兄不可性急,已死者皆是天命。
若要取關,不可造次。
須用神機妙策,智取其關,方可調兵遣将。
”宋江怒道:“誰想把我們弟兄手足,三停損了一停。
不忍那賊們把我兄弟風化在嶺上,今夜必須提兵先去,奪屍首回來,具棺椁埋葬。
”吳用阻道:“賊兵将屍風化,誠恐有計,兄長未可造次。
”宋江那裡肯聽軍師谏勸,随即點起三千精兵,帶領關勝、花榮、呂方、郭盛四将,連夜進兵,到烏龍嶺時,已是二更時分。
小校報道:“前面風化起兩個人在那裡,敢是解珍、解寶的屍首。
”宋江縱馬親自來看時,見兩株樹上,把竹竿挑起兩個屍首,樹上削去了一片皮,寫兩行大字在上,月黑不見分曉。
宋江令讨放炮火種,吹起燈來看時,上面寫道:“宋江早晚也号令在此處”。
宋江看了大怒,卻傳令人上樹去取屍首,隻見四下裡火把齊起,金鼓亂鳴,團團軍馬圍住。
當前嶺上,早亂箭射來。
江裡船内水軍,都紛紛上岸來。
宋江見了,叫聲苦,不知高低。
急退軍時,石寶當先截住去路,轉過側首,又是鄧元覺殺将下來。
直使規模有似馬陵道,光景渾如落鳳坡。
畢竟宋江軍馬怎地脫身,且聽下回分解。